2016-07-13
2016-06-08 09:59 作者:尹聪颖 来源:中国数字医疗网
2016年,越来越多以病人为中心的诊疗模式涌现出来,无论是医生多点执业、开飞刀,照旧远程会诊、医联体等,无一不是在更洪流平地挖掘现有医疗资源的价值,让专家多看几个身边或者异地的病人。其实,医生的大部分时间照旧花在院内正常事情中,可能会因为新渠道增加几个病人但事情模式跟往常无异。
崛起,只为让医护更定心
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善患者就诊流程,减少患者的奔忙。其实古板医疗效劳模式也并不完善,医生的事情治理也还处在“农耕时代”,古板互联网信息治理只到医护事情站,再到床旁的这几十米信息链是断裂的,需要人工重复缮写,而这一历程中埋下了无数宁静隐患。美国约翰-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一项研究发明,在美国医疗过失每年导致约25万人死亡,成为美国人的第三大死因,只有心脏病和癌症的致死人数凌驾医疗过失。这个数字无疑不是悬在医护人员头上的利剑,刀刀“见血封喉”,足以令让医护人员颤抖。
能不可让我们的医生和护士越发有勇气和信心面对事情?这是betway体育最初要解决的问题,betway体育选择是方法是将信息治理延伸至床旁,实现诊疗信息的闭环治理。2010年,betway体育推出iPad版移动医护事情站,2011年推出Android版移动医护事情站。“我们的研发速度非?,因为我们移动开发领域投入是巨大的。”betway体育副总裁焦桐说。目前,betway体育公司里80%的研发人员聚焦于iOS、Android端的开发,相比于古板HIT企业人力本钱至少横跨20%。在移动互联网基因的作用下,betway体育始终锁定移动端发力并不绝强化,也因此获得快速生长。经过5年积淀加上在医疗细分领域的积累,betway体育与凌驾400家最具立异意识的用户配合生长,于2016年4月1日在新三板挂牌上市,成为海内“互联网+医疗”新三板第一股。
betway体育常务副总裁:焦桐(左)
纷享,源自对医生事情的体会
“我们要谢谢我们的客户,是他们的高要求历练了我们的团队,使我们的产品获得了长足的进步。”焦桐说,“随着对医疗流程认知的不绝加深,我们发明医生事情中另有许多环节可以优化,而这一点正是betway体育擅长的。”
以最常见的医生查房为例:
医疗机构原则上应该建立三级医师检诊体系,实行主任医师(或副主任医师)、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三级医师查房制度。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是为了提高诊断准确率降低诊疗过失设置的。然而,在实际事情流程中,三甲医院的一位副主任需要在3个小时内对病区的患者做一次全面了解,需要快速纪录每一位患者的信息并快速给出诊疗建议,很难全面了解每一位患者的病情。同时,还需要核查下一级的主治医师和最基础的住院医师全部的医嘱报告。关于主任医师来说,如何从千头万绪的事情中找出一条高效快捷的事情模式是一大挑战。
betway体育起初推出纷享医疗手机APP就是基于改变医生事情方法的思路。纷享医疗从既有的移动医护演化而来,各级医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APP检察自己统领规模内的患者病情生长,并实时给出意见或建议;亦可随时检察下级医生的诊疗报告,提出意见或者建议。“既要提高患者康复质量,又要呵护初级医生的生长。这是纷享医疗为年轻医生提供的一份财产。”焦桐说。
纷享,始于医生定心的相同
医疗行为是一个协作行为,看似简单的上传下达、同级交流中,相同恰恰是最大的消耗。除了常见的在医院期间的医患相同,上下级医生或跨科室医生之间的相同,另有随着分级诊疗深入推进,越发广泛的医联体内转诊上下端的医生相同、医患相同等。
别的,近日七部委联合下发了《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效劳的指导意见》,要求到2017年,家庭医生签约效劳笼罩率抵达30%以上,重点人群签约效劳笼罩率抵达60%以上。“随着慢病治理模式的纷纷落地,患者出院后康复期的随访事情将被提上议程。”焦桐说,这也将是院外医患相同需求的重心之一。然而,常见的相同方法未必能让医生满意。普通的电话相同容易袒露医生隐私,又无法顺畅纪录相同细节,因此成为2000多名被视察医生中最不被看好的相同方法。而微信等缺乏DICOM等医学标准支撑,很难满足医用要求。
经过充分调研开发的纷享医疗基于IM(InstantMessaging,即时通讯)架构系统,并在此基础上融合通讯级架构系统,确保病历、影像、会诊视频等多媒体数据都能进行传输,包管医生之间、医生与医技之间、医护之间的顺畅相同。支持DICOM图像、视频通信等交互方法,甚至是1对8视频通话也可以支持,充分满足医生之间的会诊需求;支持400语音平台即时通讯,便当医患之间的院内交流和院外随访;增加了院长、科主任等“治理驾驶舱”功效,资助医院治理者提升领导决策支持能力和医院治理运营效率。
精雕细琢的纷享医疗可以满足医生、医院院长、患者三个方面相同的多样化协同治理需求,资助医院更好的治理科室,科室更全面的治理医生,医生更便捷的效劳患者。“我们希望加入到整个医疗行为中。”焦桐说,“通过纷享医疗我们可以在医疗行为中继续下沉。”
延伸,让医生抬头走在阳光下
在与临床医生的恒久相助中,焦桐看到了医生的疑问:为患者提供出院之后的咨询算不算有偿效劳?“如果你是患者,你也许会问这不都是应该的吗?可假如每个患者都这么做,医生得多忙呀!”焦桐说,“对医生来说,他们简直是在提供特另外高价值效劳。那么这种效劳在受到患者认可后,能不可灼烁正大的进行收费呢?”
随着家庭医生模式的逐步落地,我们相信相关的收费模式也会逐步明朗,而围绕健康咨询、院后效劳、慢病治理等的付费方法也会逐步获得完善。